10月15日,绍兴正式出汛。面对今年汛期接连遭遇的梅雨强降雨、高温干旱和“轩岚诺”“梅花”台风等袭击,绍兴水利系统全力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,打响汛期“保卫战”。
一是梅汛期短小精悍。今年我市6月10日入梅,6月26日出梅,梅期16天,较常年梅汛期偏少14天。梅雨期遭遇三轮强降水过程,6月9日20时至6月25日14时,全市面平均雨量109.4毫米,比常年偏少57%。
二是旱情接踵而至。出梅后,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,6月26日至9月1日,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51.2%。水库蓄水持续下降,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最低降至4.54亿立方米,蓄水率52.9%,较常年同期偏少23.8%。旱情影响情况严重时,全市共0.51万人出现供水紧张或困难。
三是强台风接连影响。今年第11号“轩岚诺”、12号“梅花”台风接连影响我市,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合且雨量较大,“风雨潮洪”四碰头。
梅雨、台风防御期间,市级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12次,全市水利系统上下联动,科学防汛,全力打好打赢每一场防御硬仗,实现了安全度汛的总体目标。
一是加强预报预警。今年汛期,市县两级滚动发布洪水预报148期,水雨情信息9000余万条;发布山洪灾害预警49期,全市共触发山洪预警2181次,累计推送各类预警短信7.3万条次。
二是科学防洪调度。科学调度水利工程,实现江河安澜。梅汛期,曹娥江大闸、绍虞平原累计排水2.79亿方和1.20亿方,19座大中型水库累计预泄6600万方;台风“轩岚诺”期间,曹娥江大闸、绍虞平原累计排水1.9亿方和7590万方,19座大中型水库累计预泄2600万方,拦蓄9100万方;台风“梅花”期间,曹娥江大闸、绍虞平原累计排水2.45亿方和1.24亿方,19座大中型水库拦蓄1.41亿方。
三是抓好风险排查。开展汛前大检查和三轮隐患大排查,累计派出2万余人次,检查工程1万余处次,发现并整改问题433处。梅汛期和台风防御期间加密水库、山塘、重要堤防、水闸等水利工程巡查检查,各地累计投入工程检查巡查近5万人次。
四是落实抢险支撑。全市共储备防汛草包(麻袋、编织袋、草袋)40余万条、土工布(编织布)13.2万平方、防汛舟(艇)类63艘等各类防汛抢险物资。组建专业抢险队伍3支,抢险队员85名,调整充实市县两级防汛抢险技术专家库,落实抢险技术专家131名,在梅雨台风期间全市共派出专家组63组次,151人次。
五是攻坚抗旱保供。动态分析水库蓄水和供水能力,制定2022年抗旱应急供水预案并于8月9日发布绍兴市水利旱情蓝色预警。积极做好引调水和水利工程调度工作,浙东引水累计向绍兴方向引水1.92亿立方米,市区曹娥江引水工程累计向市区引水0.58亿立方米。加强农饮水保供,通过限时供水、消防车应急送水、适时启用备用水源应急供水等措施,确保了供水安全。
一是多维度山洪灾害预警体系。推进预报预警、监测预警、现地预警(声光电预警、预警员预警)互为补充的山洪灾害预警体系。建立水利气象山洪灾害预警联合发布机制,进一步拓宽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发布渠道。建立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,实现预警信息及时共享、红橙预警及时“叫应”、预警与响应及时联动、预警信息及时发布,第一时间作出响应、第一时间应急处置。
二是风险清单化闭环管控。围绕水库、山塘、海塘、山洪灾害、在建工程等方面开展四期专项隐患排查行动,按照“边查边改、立查立改,严格闭环管理”的要求,落实风险动态管控和整改闭环。
三是预报调度一体化建设。稳步推进曹娥江数字流域(预报调度一体化)应用项目建设,7月份实现最小化上线试运行并在“轩岚诺”“梅花”台风防御期间组织实战运用,取得较好效果。
四是水利防汛物资储备管理。按照市防指、省水利厅通知要求,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工作,并对各地开展防汛物资储备管理专项检查。
P
产品目录
PRODUCT
推荐文章
联系我们

猫密网页版入口 - 便捷访问,探索网红私密世界
联系人:李经理
联系电话:15666887396
QQ:2248893324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(一期)